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乡村振兴战略部署,发挥工商职能作用,积极服务“三农”,滁州市工商局围绕乡村产业振兴,念好“五字诀”,助力乡村高质量发展。
念好“育”字扩主体。深入推进“证照分离”“多证合一”“先照后证”等改革,放宽涉农企业名称、登记住所、注册资本等5大限制,帮助涉农企业做强做大,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、家庭农场发展。目前,全市共有涉农市场主体6.83万户,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6084户、家庭农场7795户,今年1~9月分别新增510户、1062户。
念好“强”字优品牌。按照“一村一品一企一标”帮扶行动,不断推进“商标兴市、商标兴企、商标兴农”三大工程,以地理标志商标为切入点,建立商标项目库和培育名录,目前全市拥有“天长龙岗芡实”“滁州贡菊”等5件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,省级专业商标品牌基地6个,涉农商标3500余件,切实促进一方百姓致富。
念好“帮”字促规范。积极探索多元化“合同帮农”模式,通过多方签订合同,发展生态农业、观光农业、休息农业等特色现代农业,促进全市农业转型升级、农民增收和城乡统筹发展。截至目前,建立“合同帮农”基地10个,制定、发布、推行各类合同示范文本9种,帮助涉农主体利用动产抵押融资2.3亿元,引导签订订单农业合同1.32万份,合同金额18.56亿元。
念好“扶”字增活力。落实“互联网+”现代农业行动,积极推进农产品电商平台和乡村电商服务站点建设,推动线上线下互动发展。目前,全市农村电子商务企业数1960家,今年新增129家,已建电商特色小镇14个、电商示范村44个,直接就业人员2.9万人。
念好“护”字净环境。实时开展打击假冒伪劣“保春耕”“保三夏”“保秋冬种”等农资市场专项整治行动,结合农时和本地农资使用特点,先后共组织抽检农资378余个批次,对检测不合格的40组责令经营者下架、退市,查处农资案件31起。